小儿推拿并非只能推左手,实际上左右手都可以进行推拿操作。但在临床实践中,医生更倾向于推拿左手,与操作方便、穴位记忆与操作方向、效率与效果以及传统观念与流派差异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1、操作方便

体位因素:由于推拿的医生通常习惯使用右手进行推拿,而推拿对象多为婴幼儿,坐在婴幼儿的外侧使用右手推拿时,操作左手臂更为便利。取穴便捷:推拿左手相对容易取穴,且不易受到小儿体位改变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推拿的效率和准确性。2、穴位记忆与操作方向

镜像对称:人的左右手穴位在位置上虽然镜像对称,但在推拿时,尤其是对于一些线性穴位和圆形穴位,其操作方向可能相反。为了避免操作混淆,医生在学习推拿手法时,常以左手推拿为主。方向掌握:面对小儿时,医生需要改变推拿的手法和方向。对于某些穴位和推拿手法,选择左手可能更便于医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向。3、效率与效果

节约时间:推拿左手和推拿右手的效果基本相当,单纯推拿左手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推拿时只单纯推拿左手可以节约一定的时间。针对性强:在某些情况下,根据经络气血的运行方向和穴位的特性,医生可能会选择重点推拿某一只手。例如,对于心经有热导致的小儿夜啼、口舌生疮等症状,可能会更侧重于推拿左手的心经穴位,以清心泻火。4、传统观念与流派差异

传统观念:在中国传统的儿童推拿书籍中,存在男左女右的说法,即以推拿左手来治疗男孩的疾病,以推拿右手治疗女童的疾病。然而,这一观念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并未得到证实。流派差异:不同的推拿流派可能因推拿理论和手法的不同,而在推拿左右手上有所侧重。但总体来说,只要推拿结果有效,不必过分拘泥于推拿的具体手法和部位。小儿推拿不适用于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情况,因此建议在专业中医推拿师的操作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