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湖泊)

现在看来,昆仑山脉具有很大的地理范围,是亚洲中部的高耸巨大的山脉,大致呈东西向绵延约2 500千米,横贯新疆西南、南部和西藏北部,西起帕米尔高原,向东延伸至青海境内,海拔超过7 000米的山峰就有十多座,如:有公格尔山(7 719米)、公格尔九别峰(7 595米)、慕士塔格山(7 546米)、慕士山(7 282米)等,平均海拔5 500~6 000米,宽130~200千米,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千米。

(巨大的冰川冲阻河道)

昆仑山北坡濒临最干旱的亚洲大陆中心——塔里木盆地,属暖温带荒漠气候,山前带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西部约120毫米,东部20~50毫米,若羌仅为28.5毫米,年降水量随山地海拔增高而增大,到高山区达300毫米以上。源于昆仑山脉北坡诸河流,依高山区冰雪融化水和雨洪水及泉水补给,源远流长,汇流并散失于塔里木盆地,从西而东发源于昆仑山北坡较大的河流就有:克孜勒苏河、盖子河、库山河、叶尔羌河(平均年径流量74亿立方米)、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及车尓臣河等,年总径流量近200亿立方米,滋润着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和南缘数千万亩绿洲生态,支撑着新疆南疆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及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部分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巨大的冰川)

昆仑山区域地质构造属昆仑山褶皱系,分别有东昆仑山褶皱系(Ⅳ)、西昆仑褶皱系(Ⅴ)和喀喇昆仑山褶皱系(Ⅵ)三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大地构造的发育主要与南亚次大陆向北位移并与欧亚大陆碰撞有关。主要大地构造期始于距今约5亿年的加里东阶段,于距今约1亿年的燕山运动期构造活动加剧,并延续到第三纪;山地强烈抬升开始于距今约2 250万年的晚第三纪,至今仍在缓慢抬升。中高山区岩性以花岗岩、片麻岩、结晶板岩及千枚岩为主,南北两侧主要为石灰岩和云母板岩。

(擎天冰斗)

(巍巍昆仑雪山)

(昆仑山山前戈壁荒漠)

(叶羌河河谷)

—本文选自《新疆人文地理》2015年8月—

撰文 /摄影:赵忠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