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格与其发明人,鲁格P08

主要存在7.65毫米与9毫米两种版本

(11.43毫米的并未大量生产)

鲁格P08型手枪自1904年进入德军服役之后,就一直作为德军军官和部分士官群体的自卫配枪使用,它的生产在德国军工系统当中,一直维持到1942年才宣告结束。鲁格P08在这段时间里所积攒的保有量,使得该枪成为了德军的标志性配枪。

在2011年上映的战争电影《战马》当中,虽然出镜时间还不到一分钟,但是那支德国炮兵军官手中的长管炮兵型鲁格手枪,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在国外的枪支售卖网站上,一支《战马》同款炮兵型长管鲁格P08的售价为6995美金(折算成人民币超过40000元),在还原历史的努力上,该剧组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讲道理,战争剧的经费就应该花到这些项目上才对啊!)。

▲鲁格P08手枪的专利文件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制式半自动手枪,鲁格P08手枪在外形上就极具识别特征,独特的肘节式闭锁结构和优良的加工工艺。使得鲁格P08手枪,在同时代的军用手枪当中显得颇有欧式贵族风范。

▲肘节式闭锁机构的动作原理

▲鲁格开枪瞬间

这样的结构在为鲁格P08手枪带来了极高辨识度的同时,也为它带来了结构复杂,易于卡壳,造价较贵的缺点,这使得它最终难以适应大规模战争中的生产需要(由于同样的原因,肘节式闭锁机构在日后的轻武器设计当中也逐渐没落)。

▲在电影《辛德勒名单》当中

正是鲁格枪的卡壳成为了犹太老人

躲过一劫的契机

就像旋转的左轮,代表了崇尚狂野的西部牛仔;刚猛的1911,代表了崇尚火力的美国大兵;精致的鲁格P08,在世人眼中就成为了推崇精密的德国军队的代名词。

采用了华丽装饰的鲁格P08,这支枪的前主人即是生活以奢华糜烂而著称的德国空军元帅赫尔曼·威廉·戈林(Hermann Wilhelm Göring)。

▲正在练习使用鲁格P08手枪的

德军士兵

正是由于鲁格P08手枪的标志性作用和极高的外形识别度,使得它最终成为了不远万里,两度(一、二战)前往欧陆作战的美国大兵们,竞相缴获的明星战利品。无论哪个美国大兵,只要在他的手中握上了一支“鲁格”,那么他也就自然获得了无限炫(chui)耀(bi)的资本。

“看见没?鲁格!德国造的,我是如何干掉那个德国老兵才拿到的……”

“看见没?鲁格!德国造的,那个德国军官是如何被我活捉的……”

“看见没?鲁格!德国造的,那个德国将军向我投降时……”

▲《兄弟连》中胡伯勒一边炫耀手枪

一边吹嘘自己枪法准的这一段演绎堪称“神还原”

能带回家的战利品才是好的战利品

由于美国民间并不禁枪(也就意味着大兵们退伍之后,可以把鲁格作为纪念品收藏或是作为商品拍卖);在美军当中也没有“一切缴获都必须上交归公”的严格规定。所以,如果这些大兵们,不从战场上搜集一点纪念品回家,那简直是对不起自己。

这些武器虽然也是德军标配,但是如果随身携带尺寸如此巨大的它们,去转战欧陆的各个战场,那简直是不能太“累赘”,能带回家的“战利品”一定要便于保存、携带和邮寄才可以。

二战时美国步兵的单兵装备概览,鲁格P08的大小刚好满足塞进背包里不是很占“地方”,随身携带也不是很添“负荷”的程度。

正在查看缴获的,被德军掠走的艺术品的美军101师军官,这些被美军“解放”的盟国艺术品,在战后被归还给了原所有国,这些珍贵的艺术品,美军是不容许士兵私自染指拿回家的。

珍贵的收藏价值,宽松的法律的环境与便于携带和保存的特性,最终促成了美军官兵对“鲁格P08”的收藏热情。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