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乡村的嘲剧艺术家对古老嘲剧曲调满怀热情。 图自越通社

嘲剧艺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已深入到越南人民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越南人民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

潮剧与越南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节庆假日密切联系在了一起,在传统庙会期间表演以感谢神灵庇护,得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寨安康、繁荣昌盛,同时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近日,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同意将“嘲剧艺术”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不仅肯定了嘲剧艺术在越南人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文化价值,同时也是以红河三角洲众多古老而富有特色的嘲剧曲调而闻名的太平省人民的骄傲。

“水稻之乡”潮剧之特色

太平省文化、体育和旅游厅副厅长阮英俊表示,潮剧是越南的一种民间戏剧艺术,这种流行于红河三角洲乡村的传统戏剧逐渐流传到北部山区和中北部地区。

海防嘲剧社在2013年全国专业嘲剧舞台艺术比赛开幕式上演出剧目“皇帝化虎”。图自越通社

海阳嘲剧剧院于2022年5月在沙江(sông Sặt)上举行嘲剧艺术演出 。图自越通社

由于各地之间民间歌舞的艺术风格差异,每个嘲剧社地都有自己的不同“技巧”。东嘲剧社(chiếng chèo Đông) 包括海阳、海防、广宁、兴安北部等省市。兑东嘲剧社(chiếng chèo Đoài) 包括河内西部地区以及富寿省、永福省和宣光省。南嘲剧社(chiếng chèo Nam) 包括河内南部、河南省、兴安省南部、太平省、南定省、宁平省和清化省。北嘲剧社(chiếng chèo Bắc)包括河内北部地区以及北江省、北宁省和太原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太平省东河嘲剧舞台艺术保护俱乐部一次排演 。 图自越通社

太平省具有红河三角洲水稻文明的诸多特色,是传统民间文化价值观(特别是嘲剧艺术)的汇聚之地。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这个地方仍然保留着许多独特的嘲剧旋律的灵魂。

据太平省文化体育旅游厅的消息,目前尚无文献证明太平省潮剧艺术诞生的时间,但在19世纪下半叶,太平省约有以东兴县丰州乡的阔嘲(Chèo Khuốc )、兴河县新礼乡河舍嘲(Chèo Hà Xá) 和武书县双安乡操祠嘲(chèo Sáo Đền)为三个核心地带的50个不同的嘲剧艺术单位。

东兴县丰州乡阔北村嘲剧俱乐部在嘲剧祖祠定期举行活动 图自越通社

提及太平嘲剧,不可不提到阔嘲。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阔嘲时盛时衰,但始终保留着其特色。这里也是省内外众多剧院和专业剧团培养演员、音乐家的摇篮。

在阔村(làng Khuốc),嘲剧已经成为社区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老年人到年轻人,有的家庭2~3 代人都从事嘲剧演艺,像瑰宝一样传承着传统的嘲剧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娱乐形式越来越缤纷多样,嘲剧的传统艺术正面临逐渐消失的危险。为了保留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近期,太平省注重在社区中发展嘲剧表演活动。太平嘲剧艺术于2023年2月14日被文化体育旅游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嘲剧的旋律永远回响

太平省始终视保护和传承传统的嘲剧艺术为一项重要任务。 从2022年起,太平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了2022~2025年嘲剧艺术发展项目和2030年展望,项目总经费超过80亿越南盾(折合人民币228万元),锁定了“将嘲剧艺术发展成为该省的内生动力,助力促进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典范文化旅游产品”的目标。

至今,太平省已建立近300个嘲剧俱乐部,会员人数多达8000余人 。 图自越通社

太平省文化体育旅游厅副厅长阮英俊表示,为了保护嘲剧艺术,该省已指导县级文化体育中心开设了嘲剧艺术培训班。截至目前,该省已成立近300个嘲剧俱乐部,会员人数多达8000余人。

太平省也是率先将嘲剧引入学校的为数不多的地方之一。 2022年,太平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了2022-2025年在学前和高中教育机构、成人教育中心、职业教育中心发展嘲剧艺术和2030年展望的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该项目显示了其在向年轻一代传承面临失传风险的当地独特民间艺术方面的有效性。

太平省建昌县平定小学将嘲剧引进了课堂 。 图自越通社

太平省幼儿园小朋友欢唱传统嘲剧曲调。图自越通社

太平省教育培训厅副厅长陈氏碧云表示,到目前为止,所有学校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式的嘲剧艺术带入课堂。许多教育机构都为学生建立了嘲剧俱乐部,有些学校甚至自己创作。

为肯定嘲剧艺术在越南人民历史长河中的价值,近日,太平省文化体育旅游厅及北部三角洲和丘陵地区13个省市积极完成嘲剧的申遗资料。

在社区和政府的努力下,太平省的嘲剧艺术至今仍得以保存并代代相传。传统的嘲剧艺术与现代的嘲剧艺术一起激活了这一门传统艺术的内生力量,使其成为太平省的“招牌菜”,使这一门艺术成为颇受游客青睐的文旅产品。 (完)

嘲剧艺术家青鸾热情辅导青年演艺人员。图自越通社

Chia sẻ:Tweet

Có liên quan